兒童患癌急增 一年升2成
發布時間: 2016/01/03 23:52
醫管局公布本港最新患癌數據,罕有指出本港癌童數字急增。2013年有234名兒童及青少年確診患癌,較前一年飈2成,當中不足4歲及10至14歲患童更按年增5成,主要罹患白血病及腦癌。
專家直言情況令人擔心,估計與雙非潮有關,亦涉及內地兒童到港求診。有公院醫生透露,四分一兒童深切治療部(PICU)個案與癌症有關,每宗個案治療成本可高達1,000萬元,納稅人未來或要支援。
醫管局上周更新癌症資料庫資料,最新數據顯示,本港2013年接獲28,936宗癌症新症個案;當中0至19歲個案佔0.8%,有234名兒童及青少年確診患癌,尤以0至4歲有84宗最多,整體癌童宗數較2012年195宗急增2成。
分析新增確診癌童年齡,以0至4歲及10至14歲確診個案增長最多,分別較前年急增5成及5成半。整體以白血病個案最多,佔近28%,其次為腦部及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等。
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系主任陳志峰認為,近年癌童個案輕微增長,或與雙非童有關,但預計2013年零雙非政策下,會令癌童新症個案下降。他又稱,據香港兒童血液及腫瘤科學會數字,癌童新症個案每年均有起跌,而前年及去年亦錄得不足200宗新症個案,故不能就單一年份數據作推測。
威爾斯醫院兒科部顧問醫生李志光認同有關說法,又指雙非童確將港童癌症發病率推高1成至1成半:「以近5年約每年170至180宗,較前5年150至160宗高,(情況)是預期之中。」他預計未來十年兒童癌症發病率與近年相若,不會大增,相信日後兒童醫院可應付。
但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形容,癌童人數一年增長2成令人擔心,單是威院PICU內患童,有約四分一與癌症有關,「感覺上是較以往增加」,有部分更屬內地病童。
「(增加原因)環境因素可能影響幾大,(父母)接觸致癌物、輻射增多,尤其珠三角地區。」韓錦倫說。他解釋,大部分PICU內癌童,留院至少3至4日,由開始治療至情況穩定或「斷尾」,需時起碼一年半,按每宗個案計都需一千幾百萬元。
韓相信,短期癌童新症個案不會大增,現時公院及兩大醫學院人手仍可應付需求,惟如日後個案再急增,擔心資源人手會追不上需求:「日後有機會繼續增加,屆時納稅人要支援,引伸出來的資源及人手問題就需作詳細討論。」
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周倩明認為,2013年癌童數字急增,或與本身實際宗數較少,致增加比例幅度大有關,又不排除外地童來港求醫者增加。「本地個案一向都是好少,但香港的癌症中心一向做得好好,估計因此吸引一些外地個案(來港求醫)。」
她解釋,不足4歲幼童較少受環境因素影響致患癌,認為與家族遺傳或先天基因缺陷,如染色體異常、令細胞缺乏自我修復能力有關,產前檢查亦難以找出:「臨床都見到有10歲、11歲的甲狀腺腫瘤個案,但病因大多為不能解釋。」